当前位置:首页
>>教学纵横>>教学动态

杏坛星河间 熠熠闪师光——记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语文教师部莎莎

发布人: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08

当《诗经》的“桃之夭夭”穿越千年,邂逅陆游“满城春色宫墙柳”的喟叹,三月的光影里,总浮动着东方文明对女性的诗意想象。现在,让我们一起走近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,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语文教师部莎莎老师,探寻她的追光之路。

春日校园的木兰花又缀满枝头,在书声琅琅的走廊间,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——左手教案翻卷墨香,右手教务表格层叠,衣襟上还别着22中专机电2班班徽。她就是语文教师部莎莎,是穿梭于教务系统的“数据管家”,更是几十名中职少年的“大家长”。入校五年,光阴流转,这位“斜杠教师”以三重身份谱写着中职教育的动人乐章,用匠心与热爱诠释新时代职教人的担当。

“谁说机电专业的孩子不需要诗与远方?”在部老师的语文课上,课文中的力学之美与古诗词的哲学意境交织碰撞,车床轰鸣的实训车间与千年文脉完成跨时空对话。她独创“职业情境浸润式教学法”,将应用文写作化作车间操作手册编撰实践,让古诗鉴赏成为工匠精神溯源之旅。这份深耕职教语文的智慧,让她先后捧回济南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、思政示范课优秀案例、黄河文化优秀教学案例,“红心向党”文化艺术活动指导教师一等奖等多项荣誉。

作为22级中专机电2班的班主任,部老师在在男生占比100%的集体中种下人文教育的种子。她创设“车间读书角”,将《机械原理》与《平凡的世界》并置;发起“工匠精神影像志”活动,用镜头语言讲述实训室里的成长故事。当学生王鑫博在机床操作台前写下入团申请书时,当整个班级为患病同学连夜轮流照顾时,省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早已化作春风化雨的日常。

她始终相信“每个孩子都是待琢的璞玉”。学生王月鑫吃苦耐劳,敬老爱亲。曾因家庭原因,一度丧失学习的信心,部老师连续三个月不断的为其进行心理建设,最终帮助其重拾信心,在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带队斩获二等奖并荣获“山东省美德少年”荣誉称号。这份执着,让“山东省美德少年”的荣誉花落她带的班级,也让冰冷的钢铁世界升腾起人性的暖意。

身为教务员,她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校近百个班级的课程脉动:寒暑假的排课表精确到分钟,评教系统的千条数据梳理成诊断报告,考试安排既要规避实训老师的课程,还需兼顾家远教师通勤时间。同事们笑称她是“行走的教务AI”,却不知多少个深夜,她刚哄孩子睡后,又伏案核算教师工作量至星斗阑干。

“教育不是单声道宣讲,而是多重奏的共鸣。”部老师常这样说。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三种身份时,她展示手机里特殊的三类闹钟:清晨7:55“早读诗词赏析”,正午12:00“教务系统巡检”,下午16:00“办公室心灵驿站”。这些刻度连缀成的,不仅是工作轨迹,更是职教人特有的生命韵律。

让我们致敬这位在职业教育天地里绽放芳华的新时代女性——她以文心雕琢工匠,用数据护航教学,让平凡的岗位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芒。正如她笔记本上新写下的诗:“车刀在金属上写诗/我们以精度丈量梦想的厚度/当文墨浸润齿轮的纹理/便是春天最好的模样。”

上一篇:
下一篇: